舞狮作为民间的文化艺术瑰宝,不仅是一项民间游艺活动,更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和文化象征。阳西县儒洞镇的驹前村历来有学习舞狮的传统,为了更好地传承舞狮文化,近年来,乡贤们积极搭建学习舞狮技艺的平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雄狮少年”。
走进驹前村,远远便传来了敲锣打鼓的欢乐声。在小广场上,一群气血方刚的少年正在训练舞狮。他们在教练员的细心指导下,舞动着狮头狮尾,伴着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鼓点声,进行腾、挪、闪、扑、回旋等高难度动作,尽显狮子的威武刚毅,生动地演绎了狮子的“八态”。 教练员告诉记者,“抓狮头,扎马步,走弓步”等都是舞狮的基本功,看似枯燥的几个简单动作想要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练员 蔡秋强:现在我们的学生有四十多个,最小的小孩有五岁左右,训练时间在周末,暑假每天晚上练习两至三个小时,很多村里小孩看到有兴趣的也会跟着慢慢地学习,学生一点一点增加。
据了解,舞狮是驹前村的传统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舞狮人,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该村为了更好地促进了舞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激发村民共同参与文化保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青少年儿童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高身体素质,乡贤们积极筹集资金聘请专业的舞狮、武术教练员,购买器材,让村里的青少年儿童免费学习舞狮与武术,为舞狮文化代代相传培育更多的传承人。
驹前村乡贤 陈李旺:这个武术队在我们儒洞镇驹前村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我们坚持把这些文化传承到现在,我也非常感谢身边有这么多热心的人,乡贤已经连续赞助了七年,每年赞助买武术器材的资金都超过10万元。
学员:我今年十五岁了,来这里练了四年左右,因为村里面一直有练习武术、舞狮的传统文化,练习虽然会很辛苦,但是认识这些朋友都很好,以后也会继续练习,跟他们一起传承下去。
来源:阳西县融媒体中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