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全省前列!阳江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5月12日

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否到位

关系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文章配图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等,在全市846个行政村(社区)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

2020年起,我市共有

13个“十个有”样板行政村(社区)

成功申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创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在江城区埠场镇

山外西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里

挂着“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牌匾

这就是日前该村领回的“国字号”招牌

文章配图

据介绍

山外西村委会共有12条自然村

辖区内主要防灾隐患点是

李屋村、南村及海堤外渔围、鱼塘

同时,该村的生计渔船也是重点管理对象

文章配图

在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过程中

山外西村积极开展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

文章配图

目前,该村在辖区内的重要地段、隐患风险点装上了12个视频监控点,监测在极端天气下海水变化、人员上岸、渔船避风等情况。

文章配图

每当台风或大雨来临时,工作人员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渔围鱼塘养殖户、渔船船主及部分危险区域群众做好防御工作,并通过村中大喇叭进行广播,确保人员100%全转移至安全地带。

文章配图

埠场镇山外西村党委书记 关建新:我们以宣传引导和预防为主,对户对人进行联系,台风来临之前我们也上门做宣传,引导他们做好防御。我们会把风险大的群众转移到应急避难场所。

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方面

山外西村做到了↓↓↓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派人值班值守,做到灾前有预警

文章配图

完善功能分区示意图、风险地图以及疏散路径示意图

文章配图

避难场所有明确的指向标志,有减灾宣传栏及宣传小册子,确保日常有宣传、风险广知晓

文章配图

设置了3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同时容纳300多人进行应急避难

文章配图

设有社区卫生站,配置了微型消防站、大喇叭、应急灯、救生衣、铜锣等各类应急救援物资

文章配图

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有效地保障了

辖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该村也被评为

2021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文章配图

埠场镇山外西村党委书记 关建新:我们还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开展应急演练。我们除了要学习防灾减灾救灾的知识、应急处置之外,还要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服务好辖区群众。尽全力保障群众安全,把灾害损失减到最低。

文章配图

据了解,2020年以来,我市坚持抓高位推进、坚持抓样板建设、坚持抓物资前置、坚持抓梯度建设、坚持抓宣传发动,在全市846个行政村(社区)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格局,为阳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章配图

接下来

我市将按照省减灾委的工作要求

通过精准抓建、精细抓建、精品抓建

努力打造

“十个有”+乡村振兴

“十个有”+红色基因

“十个有”+雪亮工程

“十个有”+风险普查

四个建设亮点

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字 | 关秀同

摄像 | 毛续

[责任编辑:罗如意]

精彩推荐

本地新闻

美图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