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璀璨明珠”,“南海I号”的重大发现让世界的目光聚焦阳江,也让海丝文化成为漠阳文化浓墨重彩的篇章。近五年来,阳江以海丝文化为引领,全力推动“南海I号”博物馆打造世界考古品牌、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至今,“南海I号”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广东海丝馆也升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面海开放,世界正通过“南海I号”读懂阳江。
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世界首创整体打捞出水的800多年前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就静置在这里。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较早、船体最大、文物总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总数超过18万件(套),创全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2019年“南海I号”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果,而这些珍贵的文物,在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陈列馆内,穿透历史的时间隧道对外进行陈列展示。“南海I号”的重大发现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标志性的突破,近年来,“南海I号”获评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了“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树立了水下考古的标杆。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副馆长 黄刘生:这五年来,我们在人才引进、课题研发、文物保护、国际交流以及宣传推广、社会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近年来我们一直在组织策划国外巡展方面的工作,目前为止在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德国等丝路沿线国家举办了几十场的国际展览。我们通过5·18国际博物馆日首次推出了数字藏品的文创。
潮起潮落,沉睡的“南海I号”在南海之滨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自2009年对公众开放以来,吸引来自国内外游客1000多万人次。近五年,广东海丝馆成为国内外游人热门旅游目的地,也成为研学教育首选地之一。通过观船体、览文物,游客进一步多维度地了解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图景及其背后恢弘灿烂的海丝文化。
游客:博物馆做得挺好的,它是表现了一个国家的考古,从古代的这种丰富的文化,展现得非常到位。
广东海丝馆的基本陈列生动地讲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意义,“南海I号”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五年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紧紧围绕“在科学保护‘南海I号’中加快与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在“南海I号”研究阐释、科普教育、对外交流、数字化展示等方面加快了步伐,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南海I号”考古保护和展示利用。当前,阳江不断擦亮海丝文化名片,“南海I号”正全力向世界级考古品牌、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的目标迈进,推动建立“国家水下考古实验室”“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机构及国际沉船博物馆学会落户阳江,对标世界一流标准,做好“南海I号”后续保护展示,强化文化品牌、平台建设,推动与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资源整合,助推阳江打造海丝文化名城。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副馆长 黄刘生:我们馆也围绕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启动系列相关工作,首先第一我们与国家级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合作协议的签订,接下来会打造更多的国字号的科研平台。现在我们也聘请了国内顶尖的团队,就海丝馆打造世界级一流博物馆该项工作编制未来的发展规划。在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实现更大的发展,推动文化走出去,为广东打造文化强省,中国打造文化强国,作出广东海丝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文字:黄惠明
摄像:敖卓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