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阳江乡村人居环境焕新颜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过去五年,我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来推动乡村振兴“大战略”,一村一景正焕新颜。

关山寄明月,田园忆乡愁。一场冬日寒雨,关山月故里那蓬村又添了几分烟雨朦胧的诗意。延续国画大师的笔下神韵,走在江城区埠场镇那蓬村的村道,眼前徐徐铺开的也是一卷悠然田园的画作,古朴的名人故居、清新的民宿、栩栩如生的墙画、屋舍巷弄井然有序、房前屋后整洁卫生,书香翰墨的文化气息尽在一砖一瓦。近年来,那蓬村以名人故里为核心重点打造旅游示范片区,以路为链打造最美旅游村落。五年前,这个基础设施落后、村容破败的贫困村已变了大模样,成为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标杆。

江城区埠场镇那蓬村党委书记 关象飞:那蓬村原来是省定贫困村,经过五年的努力,村里16条自然村全部硬底化,基础设施全部完成。围绕着关山月故居这个中心,打造了14个打卡点。

yjxw211222_20211222194225

五年来,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了漠阳大地,也带来了乡村共筑美好的自信和希望。以文化积淀激活乡村活力,那蓬村翻开了新篇;多方力量创新工作机制,也给后进村点点生机。阳春河口镇石河村位于阳春市河口镇南部,属革命老区村,在珠海市对口帮扶阳春市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积极推进乡村公益性岗位入村入镇,为村里带来大量的劳动力,驻村干部的集思广益、村民的干劲,一双双劳动的巧手下,石河村换了新颜。

珠海市对口帮扶阳春河口镇石河村原驻村第一书记 陈健文:我们做公益性岗位可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第二可以搞好环境卫生,通过我们公益性的小分队,到处清洁扫地,现在村貌基本上焕然一新。

泥泞难行的羊肠小路被拓宽为平坦的“康庄大道”,漆黑无光的夜被新设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承载着邻里温情,昔日闭塞落后的小村成了乡村大擂台的“明星”村落。五年来,我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在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连线连片精品线路打造等组合拳的全面推进下,解读乡村振兴的“幸福密码”,不断打造乡村振兴的阳江样板。五年的变化提质,村民脸上的笑容就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美丽的新农村也正成为很多人心目中“诗和远方”。

村民:我们这条村在别人眼里有些游客的眼里就像是一个花园式的农村,与我们小时候对比,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珠海市对口阳江市乡村振兴驻江城区埠场镇帮扶工作队队长 冯春江:后来通过我们的帮扶,包括阳江本地、珠海以及社会的帮扶,现在进入到这条村,现在感觉像是个旅游很漂亮的村。觉得我们过来辛苦付出,非常值。

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就乡村振兴绿水青山的康庄大道,是一路播种,一路收获,从“摆脱脏乱差”到“追求乡村美”,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迈入了新征程。当前,全市717个行政村8088个自然村中,6204个自然村完成污水治理,治理率为76.71%;建好村内道路1.5万多公里,4345个自然村完成村内道路建设,完成率53.7%;我市所有自然村实现农村人口集中供水全覆盖;农村厕所整改完成率为97.9%。在全面整治农村环境的同时,我市还因地制宜提升乡村的颜值。为全面提振乡村品质,实现美丽乡村整体提升,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镇村同治”思路并进行落实。从2018年起连续三年,市政府投入2.8亿元,对14个镇启动镇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善镇区道路硬底化、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集中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市高质量完成了攻坚任务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共绘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生态画卷。

文字:黄惠明

摄像:董军辉

[责任编辑:叶幼仙]

精彩推荐

要闻新闻

美图推荐

更多>>